黎家雯,中學部署理主任 [email protected] 經典且流行的破冰遊戲First impression,可用於認真的互相認識環節,亦可成為「mean人」[1] 的工具。遊戲中,參加者可以匿名表達對他人的看法,亦能了解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過程既有隨機性,也可能包含某些安排,結果融合了隨性和認真。這種特別的互動方式,使其成為熱門的破冰活動,同時反映出少年人自我認識的一些情況。 合群與做自己的張力提及第一印象之重要,筆者聯想起同學說的一席話:「我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起碼在這個群體中,能讓人看見我好的一面。我想改變形象。」看似簡單的一句,卻表達出他們的渴望―希望自己能被群體認為是「好」...
李靜蕙,中學部助理幹事[email protected] 《初夏羊群物語》,作者是十多位應屆完成公開試的中六生。故事講述他們經歷由吃喝玩樂轉生成門徒生命的這檔事,從安息、吃喝、玩樂、性、學習、基督徒日常,思考門徒理應如何生活。羊群經歷各式各樣的餐桌與教會、個人與社群、蒙著眼又合上口、吃下文化又吃下聖言、摸黑圍爐分享性掙扎,又學習擁抱殘疾的教會。羊群中有信二代、有前學校團長、有高中才信主的羊子。我們一同探索黑色與白色之間的灰色,一起探討同性戀及婚前性行為等議題。羊群物語連續轉載了八個半星期,來到最終回,小羊們都有新的體會:「能夠有這麼一群羊一起瘋狂地、盡情地玩耍,大家都沒有包袱...
張曉曼,多媒體設計助理主任[email protected] 為讓牧者在忙碌中再經歷「道」的臨在,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及基督教屬靈導引與資源中心(下稱中心)首次合辦「與道相遇―聖道神學與靈修神學之融合」研習日營。營會於6月2日在突破青年村舉行,共有約40位教牧參與。 靜禱默想日營以靜禱開始,中心創辦人賴玉芳老師播放泰澤詩歌以平靜身心,繼而引領參加者默想主題:與「道」相遇,不僅是指上主的說話,更是祂的自我揭示,並以耶穌基督打破自己的沉默,讓聖道與人同在。小組查經FES總幹事蔣文忠博士以「你們說我是誰?」為題,以小組查經查考馬太福音十六章13至23節。他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參加者...
翻譯|Charis 科大學生回應|阿祥 浸大學生 全球宣教大會(World Assembly)短短幾天的國際學生福音聚會有何意義?怎能產生影響? 以2023年World Assembly[1] 為例,以下歸納六種聚會帶來的深遠影響,顯示如何為事工帶來啟發。影響一:開闊視野英國學生福音運動(UCCF)同工指出,「會議為我們的同工和學生提供了對IFES事工更廣、更深的視野」。瑞典學生福音運動(Credo)的董事Frida回憶道:「最觸動我的事情之一是與來自敏感國家的那些人相聚,他們願意冒著自身安全的風險將學生帶領到基督的面前。」影響二:分享視野學生也將所見所聞帶回校園團契,如:斯洛伐克的學生...
龍彥文,文字部主任[email protected] 最近,文字部正在進行招聘。或許是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短短數日便收到不少的應徵信。我們招聘的職位主要負責行政工作,但作為一間出版社,面試時我仍想詢問有關閱讀的問題。例如:你有沒有看過我們的出版?你平日有閱讀的習慣嗎?有哪本書曾為你帶來深刻的影響?大部分的應徵者都相當坦誠(又或者是怕我追問下去),直言其實甚少閱讀。除了其中一位,他說:「我喜歡看書,但我所說的『看』,和你們的不同,因為我其實是用聽的。」這位應徵者是一位弱視的青年人。他還分享自己較少看靈修書,因為中文的靈修書較少被製作成有聲書,他只好找英文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閱讀需求。這位青年人令我想...
家人家事 張曉曼,多媒體設計助理主任[email protected] 走到了二十五的信仰是執著和瀟灑是批判和柔韌倒是始終相信萬物的秩序和上主的臨在 在守護遼闊國度與扎根之間剛好流到幾年前不期而遇、一路伴我同行的FES或因物以類聚或因追尋著那在狹縫間生出的包容性或因需要這裡總是寬廣的角度和胸襟或因仰慕那「卑微」作工的智慧 這空間容讓人對way of positioning,way of seeing和way of narrating有所覺察如同靈性的修煉 作為甚麼以後的共同體在這裡學習繼續看看見生命,看見彼此看著人不過如此,而人竟然可以也看著上主的恩慈 每天繼續喜歡好好吃飯、...
中學部 感恩能在天氣不定的夏日,平安完成預備給DSE學生和中學生的營會及門徒訓練。在不可控的環境中,我們更能看見上主的預備和供應。我們同樣為一眾學生得著看見和領受感恩,求主堅立他們,滿有能力去迎向未來的挑戰。 為著現屆DSE考生禱告,他們新學年將要進入大專或尋找個人方向的新旅程上,求聖靈幫助他們能看見主常與他們同在,成為他們隨時的依靠和幫助,願他們可以滿有能力前行。求主帶領! 記念中學部同工,有從上主而來的智慧和洞察力,以籌備新學年的聯校事奉人員訓練日(ISO)。願我們所預備的都能幫助同學,在信仰作根基下回應校園處境,更能在群體認識上主的豐盛。 ...
中學部 2025 聯校事奉人員訓練日(ISO) 10月4日(週六) 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時 路德會協同中學 大專部 息勞靈命培育組 10月4日(試堂) 10月18日、11月1日、15日及29日(週六)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時/團契室 GenZ 聯校查經組 9月27日、10月11日、25日、11月8日及22日(週六)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時/團契室 耶穌在公共 Season III 9月20日(週六)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時30分/團契室 聯Asso/HD 團契 8月底 開Sem祈禱會/團契室 9月底 查經...
謝建邦,大專部主任 [email protected] 生活是甚麼?每天起床,滑手機,乘車,急步避免遲到,回家,累了然後睡覺,或偶而通宵。生活就是日復日的重複。時間彷彿向前,但生活卻是重複的節奏。每星期的團契與教會生活,同樣是另一種重複。重複意味相同?重複是時間賦予我們的枷鎖嗎?為了逃避重複,人類極力尋求進步,彷彿覺得不斷向前,就是智慧的開端。世界乃至信仰群體提出各種宏大理想、遠象,引領大眾朝向目標,努力邁向新的高峰。我們都慣於追求進步的生活,每年都要與人互祝各方面得到長進,重重複複的生活被視為懨悶、了無生氣。德國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歷史的概念》提及,歷...
蔡駿灝,大專部幹事 [email protected] 〔歸納式查經技巧提升班〕 大專部在過去的2至4月舉行了〔歸納式查經技巧提升班〕。這次查經訓練特別著重基本功,透過逐堂教授觀察(O)、解釋(I)、應用(A)的技巧和實踐習作,希望幫助同學掌握讀經的基礎,培養讀經的興趣和習慣。 今次「查經組長訓練」是以「OIA」方式進行查經。以前我並不喜歡OIA查經法,一方面覺得這個方法很「老」;另一方面也覺得單純「觀察→解釋→應用」好像有點簡單,認為大學生查經應該不只如此吧?可是經過本次訓練,我發現很多東西儘管是基礎的,卻是在過去查經不常發現與提及的。OIA查經帶領我們返回經...
莫子淇,大專部助理幹事 [email protected] 不少堂會及大學團契的事奉人員常感身心疲倦。他們面對著無止境的事奉、做不完的莊務、「上莊冇下莊」等境況,事奉彷彿成了一場惡夢。專上學生福音團契(ICCF)因此舉辦聯校週會——「事·場惡夢?」。活動藉反思過去事奉與個人靈命,以及透過「真人圖書館」,聆聽嘉賓分享如何渡過事奉瓶頸位,幫助同學再思事奉初心。以下是籌委及同學的分享: 作為籌委,活動本身亦是一場事奉。過程中,我不斷留意細節安排,不能享受和專注聆聽嘉賓分享。我漸漸發現自己的心好像馬大般忙亂,違背了活動的初心。於是,中後段我開始提醒自己放下憂慮,享受事奉,並相信上...
翻譯|Altan 中大學生回應|阿喬 教大學生 巴赫達爾的實踐 在衣索比亞的城市巴赫達爾,穆斯林被當地東正教的岩哈拉教徒視為「邊緣人」。他們住在城市的外圍,生活在極度貧窮之中。然而,藉著基督的愛,米迦那(Misgana)[1] 三年前開始幫助巴赫達爾大學的基督徒,並與不同的基督教機構[2] 合作,服侍當地穆斯林。今年起,米迦那安排大學生每週一次為小朋友上課。某個星期六,他們更集合四十五位大學生義工,花一日時間在社區為居民清理垃圾。米迦那說:「這裡的居民從未接受過這樣大的關懷。對於學生們自願付出,感到十分驚訝。」透過米迦那的介紹,這群大學生認識到有身體障礙的米高。米高雖獲巴赫塔爾大學取錄...
溫鎔欣 編輯暨傳訊主任[email protected] 最早的大型圖書館出現於公元前三世紀,由亞歷山大帝的繼任人托勒密一世,在亞歷山卓城建立歷史上第一座圖書館。他派遣使者到處收集書本,甚至強行搶奪船隻上的書籍,勢要收集人類所有的圖書,反映當時人類對知識的渴望和掌控。今天隨著網路發展,電子設備已經變成我們的「圖書館」,加上人工智能(AI)發展,彈指間便能得到想要的知識。進入AI時代,閱讀會經歷怎樣的改變?香港出版學會日前舉辦AI座談會,邀請了不同的界別的代表,探討AI對閱讀的影響,以及討論如何整合科技與閱讀。[1] AI為閱讀帶來機遇 會中提及不少AI為閱讀帶來的機遇...
黃綽絃,總辦公室行政助理(大專部) [email protected] 1. 00後,信二代。2. 中文名字經常被人讀錯,還被中文老師質疑。3. 喜歡獨處,會四處尋找獨處空間。4. 中二時在佈道會決志,願一生被主牽引。5. 以服事兒童及堂會影音支援,回應呼召。 6. 在教會團契認識FES,其後開始參與。7. 開始參與院校團契,經歷同行的寶貴。8. 曾任團契職員,路途遍佈荊棘。9. 尋索畢業後的出路,思考是否委身,為主作工。10. 帶領團契的營會中,得到邀請加入FES,成為同工。 下載 FES通訊 503期 (PDF) 本期文章
中學部 中學部在今年受苦節舉辦了2025聯校退修日—受難日Good Friday默想活動,主題為「往苦路14站To Via Dolorosa」。大部份參與同學首次認識苦路的意義,表示驚訝主是在「漫長」苦路中仍決意為我們走上十架,讓他們更體會主那份堅定的愛,求主使用繼續影響他們的生命。 求主預備合適的DSE的同學參與「關於吃喝玩樂轉生成門徒生命的這檔事」DSE暑期門徒訓練計劃2025,使他們在完成考試後,能在信仰上堅定繼續尋求,在日常的吃喝玩樂中一同尋找主的心意。 求主記念中學部同工,有足夠的智慧和體力回應學生的需要,在各活動中與學生同行,一同更多認識上主的...
中學部 拉班學生盜假營ISCF暑期聯校門徒訓練營2025 7月21至23日(週一至三) 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大專部 Youth Bible Conference 2025 不被定義—迎向信仰的「不」確定 7月31日及8月1日(週四及週五) 中午12時至晚上9時30分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窩打老道山福音堂 (香港九龍窩打老道84號冠華園二字樓) 畢業生團契 East Asia Graduate Conference 2025-Pataas ug Padayon: Sovereign God in Uncertain Times 8月7至11日...
盧家輝 副總幹事暨團契部主任 [email protected] 「神愛世人」四字,沒想到會在香港流行曲中變成「大流行」。歌手鄧小巧主唱《神愛世人》的Official MV,YouTube點擊率半年內過百萬,同期基督教流行詩歌點擊率可謂望塵莫及。原來香港樂壇這幾年真正流行的並非基督教傳揚的教義,而是「傷痕文學」(scar literature)1。 《神愛世人》第一段如是說:痛哭的你 痛哭的你 擁抱著痛苦的我 痛苦的我悲傷的你 悲傷的你 感染著創傷的我 創傷的我倆像 突然沒收 突然沒有浸沒了感受似燈光一熄關上了門口2 歌詞直白表述兩個受傷靈魂相遇,互相攙扶,同時互相感染,觸...
黎家雯 中學部署理主任 [email protected] 校園生態和同學需要不斷在變化,IS(中學部)面對校園福音工作的要求,時有迎來不同挑戰。今期我們嘗試玩味多一點,以說明書為體裁,嘗試帶大家理解我們的掙扎和進路,也作為這一年度入校工作的整理。 1.〈開始使用〉2.0_體驗式查經周會 本部份說明活動操作堅守的原則及方向 啟動「聖言主導」認識耶穌基督; 聚焦「宣講福音」為訓練目的; 起動「門徒群體」在校園踐行。 2.〈裝入媒體〉 本部份說明訓練內容的媒介及其指向的目標• 五感體驗——運用不同形式透過看、聽、講、感受等體驗,引領同學在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