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Single

504期 - 閱讀生活|為何閱讀?

龍彥文,文字部主任

[email protected]


最近,文字部正在進行招聘。或許是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短短數日便收到不少的應徵信。我們招聘的職位主要負責行政工作,但作為一間出版社,面試時我仍想詢問有關閱讀的問題。例如:你有沒有看過我們的出版?你平日有閱讀的習慣嗎?有哪本書曾為你帶來深刻的影響?大部分的應徵者都相當坦誠(又或者是怕我追問下去),直言其實甚少閱讀。除了其中一位,他說:「我喜歡看書,但我所說的『看』,和你們的不同,因為我其實是用聽的。」這位應徵者是一位弱視的青年人。他還分享自己較少看靈修書,因為中文的靈修書較少被製作成有聲書,他只好找英文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閱讀需求。

這位青年人令我想起,讀神學的時候,我也有一位視力幾近失明的同學。在學期間,同學們總是抱怨指定閱讀太多,然而我卻從沒聽見這位同學抱怨要「聽」的書太多(或許真正困擾她的,是要找人為她朗讀和錄音)。閱讀習慣並非與生俱來,即便是有良好視力的人,甚至高學歷的人,其實也不一定能領略閱讀的樂趣。

記得曾經讀過一句話:讀書不是為了把書讀完,而是為了吸收。若閱讀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和工作,我們便很難從閱讀中吸收令生命成長的養分。影響我們能否吸收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視力之外,我們是否帶著目標和渴望來閱讀,也會為整個閱讀經驗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今天越來越少人喜歡閱讀,我們面對的不是教育或資源缺乏的問題。關鍵可能不是「怎麼讀」,而是「為何讀」。當我們不再對未知感到好奇,不再為思考的碰撞而感到興奮時,閱讀便真的成為稀有的人類行為了。


下載 FES通訊 504期 (PDF)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