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Single

504期 - Abba’s World|海外聚會 曇花一現還是歷久彌新

翻譯|Charis 科大學生
回應|阿祥 浸大學生


全球宣教大會(World Assembly)

短短幾天的國際學生福音聚會有何意義?怎能產生影響? 以2023年World Assembly[1] 為例,以下歸納六種聚會帶來的深遠影響,顯示如何為事工帶來啟發。

影響一:開闊視野
英國學生福音運動(UCCF)同工指出,「會議為我們的同工和學生提供了對IFES事工更廣、更深的視野」。瑞典學生福音運動(Credo)的董事Frida回憶道:「最觸動我的事情之一是與來自敏感國家的那些人相聚,他們願意冒著自身安全的風險將學生帶領到基督的面前。」

影響二:分享視野

學生也將所見所聞帶回校園團契,如:斯洛伐克的學生Zuzana以她的美國和印尼小組成員的視頻,分享到團契,讓跨地區的運動關係得以建立和加強。

影響三:為他人禱告
格林納達學生福音運動(ISCF)的Mae被受迫害的信徒見證所觸動,與幾位IFES加勒比的朋友,一起為他們祈禱,其後亦為國際學生福音運動、遭遇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國家祈禱。

影響四:加強地方事工
保加利亞學生福音運動(BCSU)總幹事指:「現在,學生肩負活動所有的職責―主持人、帶領敬拜、舉辦研討會和進行聖經分享。我們感恩能看到他們成長!」

影響五:促進全球事工
大會同時是IFES委員會召開會議的時機,當時會議正式接納四個地區的學生福音運動。這對中東及北非(MENA)地區的敏感國家而言尤其重要,當地董事會主席將他們這次經歷描述為「經歷修復、並加入新家庭的時刻」。

影響六:使用新資源
參與者藉著會議能接觸一系列IFES資源和項目。開曼群島學生福音運動(IS/IVCF)的大學教授Erica其後參加了進入校園(Engaging the University)線上課程,學習更多影響校園的方法。


香港的實踐

東亞區學生福音宣教大會(EARC)

EARC結束後,香港代表約定時間重聚,一同反思這段經歷。我們逐決定籌辦分享會,並針對在EARC中觀察到的各國需要,開展宣教月禱會。

   
EARC及後續分享會

分享會上,我們佈置小型展覽,陳列每個人在EARC期間的經歷紀念品,以及陪伴我們度過這段旅程的日常物品。隨後,我們分成三組,分別圍繞文化、敬拜以及跨區域分享等主題,交流彼此的共同體會。EARC結束後的半年內,我們舉辦了數次宣教月禱會,延續那份最初的感動。此外,部分成員因著對國際關懷的負擔,投身於〈Abba’s World〉專欄的編輯工作,確保EARC中的看見與領受不會被時間沖淡。

值得一提的是,EARC大會期間劃分的小組,至今仍有部分保持定期的線上聚會,彼此分享近況與代禱需求。部分香港的參加者也因這次經驗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結,自發性地組成了每月一次的讀書組。

EARC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寶貴經歷,加深了我們與各國肢體的相互了解,也催生了不同的事工,讓感動的火花持續燃燒。更重要的是,EARC在上帝裡面為我們留下了共同的回憶,並建立了珍貴的關係。


[1] 全球宣教大會在2023年8月於印尼雅加達舉行,共有約850名參與者。

原文CHRISTIAN CONFERENCES: MOMENTARY HIGH OR LASTING IMPACT?轉載自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 2024年8月8日Conexion(文章連結:https://ifesworld.org/en/blog/lasting-impact-of-christian-conferences/?switch_language=en)。得IFES同意轉載,謹此致謝。詳情請瀏覽IFES網頁。


下載 FES通訊 504期 (PDF)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