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實踐.同行 —— HKNCF分享 (492期)
林淑英 前線幹事(香港基督徒護士團契)
[email protected]
去年疫情緩和,我們便將短宣的目光放回本土,與本地基督教團體合作,提供簡單的健康檢查和主講健康講座。
這項本地社區服侍,我們不但招募護士,也鼓勵護士學生參與。因為疫情期間,護士學生未能到醫院或有關場所實習,我們盼望透過這項服侍,讓學生可以接觸社區人士,與護士一同進行簡單的健康檢查,與街坊聊天,並關心他們的身、心、社、靈的情況,以嘗試用護理知識服侍他人。
期間我看見護士主動關心學生,不但向新一代傳授自己的護理經驗,亦分享護理專業的知識如何能與信仰結合。而學生則汲取前輩經驗,虛心求問,抓緊機會向前輩請教,力求進步。這實在是一幅滿有恩典又美麗的畫面。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社區服侍,當日因為下雨的關係,雖然人數不算太多,但正因為這樣,我們有較長時間與老友聊天、關心他們。在伊利沙伯醫院實習後,我更加明白這些機會很難得。醫院的工作量比較大,工作要和時間競賽,比較少機會能關心病人。學校常常教我們要「矜憫為懷」,醫院卻未必有條件讓我們去關心病人,而社區服侍為我們創造機會去關心有需要的人。盼望未來的日子,我能繼續有心力去參與更多服侍。
Bosco / 中大護士學生
今次是我第一次以護士學生的身分參與事奉/義工服務。因為我仍有一年就畢業,對前路仍感迷惘,但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衷—由小到大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凡事求真、包容、有愛心的護士。直到我真正就讀護理,學習到除了專業知識和愛心,我們還需要具備批判性思考、溝通能力、良好品格和價值觀。
溝通技巧一直是我不太擅長的領域。我不斷問自己「我真的能勝任嗎?要是他們問了我不懂回答的問題怎麼辦?」,不停回想上課的內容—甚麼是飲食建議、甚麼病不能吃甚麼、應要多吃甚麼。這時我聽到天父說:「孩子不要怕,你可以的」。掙扎過後,最後當然如期出席活動。
短短的三小時,我接觸了數位長者,他們每個對身體、飲食健康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們多是在書本課堂學到的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痛風等長期病。他們都很可愛,與他們聊天我也會變得快樂。畢竟人越大,快樂變得格外有份量。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問答技巧,需要靠經驗累積。
當天亦有幾位前輩一同參與服侍,他們亦分享許多自己的經歷和知識,互相交流知識,例如:病人評估模式在他們學的時候是怎樣的,與我們現在有甚麼不一樣。這次的服務不但能幫助到有需要的長者,自己亦都獲益良多。謝謝HKNCF給予我們這次機會。
Elaine / 都大護士學生
隨著香港步入復常,除了社區服侍,盼望未來的日子我們能再次踏上、前往不同的地方短宣,繼續實踐護理專業的知識和信仰,見證並傳揚神的福音。
本期文章
- 492期 – 專題文章:言說心靈動態 —— 中學部新學年事工介紹
- 校園前線:非主流の達人 — 中學部IG事工分享 (492期)
- 特稿:實踐.同行 —— HKNCF分享 (492期)
- Abba’s World:復常後的福音事工 —— 反思歐洲與香港的福音事工模式 (492期)
- 閱讀生活:成為有自我要求的閱讀群體 (492期)
- 家人家事、同工消息 (492期)
- 感恩代求 (492期)
- 活動資料 (492期)
- 財政收支報告 (4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