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家事、同工消息 (491期)

我是Tammy,相熟的朋友也會叫我舒婷。我偶爾會畫吓畫、寫吓字、放吓空。正如我的名字一樣,我希望自己能舒服地停下來,做喜歡的事。

入職前,我和FES沒有交集。因著教會的牧者介紹,我才得知FES招聘同工。起初我並沒有應徵的打算,因為我本來不擅長且不喜歡處理行政工作。後來有一晚,我受聖靈的感動,叫我試下應徵這份工作。雖然抗拒,但我在禱告、尋問神後,對祂說:「如果祢讓我通過面試,我就聽從祢,在這裡工作。」結果在神奇妙的帶領下,我就成為了FES同工…

Read more

閱讀生活:靈修閱讀 —— 以文字澆灌生命 (491期)

禱告需要學習,但它不是一門知識學問,無法一次學成,也無法被完全掌握和操控,正如多瑪斯.格林神父(Thomas H. Green)說:祈禱是生命,「既然它是生命⋯⋯它不能靜止不動,而是成長、改變或死亡。」 禱告生命需要滋養和孕育,否則便會枯萎死亡。

藉閱讀滋養靈命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曾分享,他的靈命有一段枯竭的日子,那時他才開始牧職不久。面對如此狀態,傅士德便向歷代的聖徒求助,包括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聖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

Read more

Abba’s World:假使宣教不像他預期 —— 烏干達宣教為我們帶來的思考 (491期)

阿彬(化名)少時早已受感召到非洲宣教,他大學剛畢業便毅然踏上一年的烏干達宣教之旅。最初他嘗試觀察和融入當地生活,摸索宣教的定位,不久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進入烏干達的信仰文化。

「那裡的中學生會背誦聖經,還會一起討論神學。當16歲的學生能上台講道時,香港仍在討論神學畢業才可以⋯⋯」他卻藉此看到,實踐福音使命不單是領人信主,亦是一同珍惜、尊重對方的信仰和價值文化,非以高人一等的心態,將自己認知的那套「福音」帶入異文化…

Read more

特稿:生命的見證 —— 在狹縫中堅持的中學教育工作者 (491期)

過去數年因疫情等原因,香港社會轉變急速,學校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然而,不少老師和牧者仍然盡力在中學校園接觸、關懷、牧養學生,以基督的價值培育學生成長。我們分別訪問了三位老師和校牧,看看他們如何在困難和限制中繼續堅持服侍學生,以真誠的關係牧養青少年。

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同行 | 陳老師
陳老師指他踏入教育界是因當年的中文老師,雖然那位老師只在A level時教導他,但短短一年半時間對他影響深遠。「他帶我回教會……讓我對中文科、對信仰開了眼界…

Read more

校園前線:離散之際,在聖言中棲居(491期)

這個學期的大專部訓練,承接2022年讀經營的主題,探索在崩壞與離別的時代,如何重拾存在的勇氣。【留一刻與約翰詮釋】查經組長訓練繼續研讀約翰福音,期盼從耶穌的臨別贈言中得到亮光與醫治,而【與主相遇的我們】屬靈操練初探班則學習怎樣在紛亂嘈雜的時代中,辨識來自上主的聲音,活在上主的同在裡。以下是參與同學的分享:

【留一刻與約翰詮釋】查經組長訓練學生分享

在觀察中反省自己
訓練之前,我在查經時很少花時間觀察,很容易便按自己的思維釋經…

Read more

491期 – 專題文章:渴慕神聖 —— 重塑聖徒群體

大專部23-24年事工計劃主題

經歷三年有多的疫情終暫告一段落,雖然一切宣告「復常」,但常態又是甚麼?昔日的常態早已不復見,此時此刻只有另一個「新的現實」。大專校園早已被奪去常態,校園不再成為孕育同學自由探索、突破成長的場域,反倒窒礙同學共聚連結,體驗群體生活。

因著各學生會的情況,團契作為學生組織之一,亦承受不同行政壓力,令同學在「上莊」事奉中倍添挑戰。校園的變化,令同學對校園的歸屬感下降,不但影響他們參與團契的意欲,亦使他們怯於與人建立關係,特別是在疫情與移民潮的雙重影響下,同學間的關係更見脆弱,或因不想再受傷而抽離於群體生活。即使有團契生活,同學亦缺少對校園團契的使命與想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