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報告 (470期)
(2019年7至9月)
Read more(2019年7至9月)
Read more(2019年11月至12月)
Read more請為FES各事工組別代求…
Read more離任同工
李可珊姊妹(中學部幹事)、李艷群女士(部分時間清潔)及盧漢傑弟兄(文字部助理幹事)於10月離任,感謝幾位同工過去的擺上。
到任同工
何詮義弟兄9月到任行政助理(文字部);溫鎔欣姊妹9月到任助理編輯(文字部)…
陳喜謙牧師(謙叔),是FES首任總幹事(1961-1974)。
謙叔為人高瞻遠矚、敢作敢言,他在參與FES的事奉時,往往用心並以生命委身服侍。他不單傳遞「整全福音」這觀念給學生,也在與學生實踐的過程與他們同行。
我們感謝謙叔,當在FES由札根接近四十年的聖安德烈基督中心…
Read more一提起搖滾樂,人們會想起節拍強勁,感覺嘈雜的音樂,也會感到離不開吸毒、酗酒、破壞等行為。這種音樂風格與信仰看似毫不相干。小息書店於9月邀請了《道成搖滾》一書作者鄧智文舉行新書分享會,以自身的經歷和反思,展示如何從自己喜愛的搖滾樂中找到上帝的痕跡。
其實流行音樂乃起源於基督教音樂。十九世紀末,美國的黑人奴隸把教會音樂改編,以簡單的節奏和口述、清唱等方式,抒發他們對故鄉自由的生活的嚮往,其後成為了藍調音樂…
Read moreHaya現居於敍利亞。她曾是一位牙醫,卻因著戰亂改變了原先的生活秩序。以下是她的分享:
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我見證了許多年輕男女和幼童的離世。我父親的房屋和我的牙醫診所亦多次受到炸彈襲擊,因此我不得不認真地考慮關閉診所,並申請移民。上帝卻關閉我所有移民的途徑。我彷如在船上看見耶穌在漆黑的海面上走向他們的門徒一樣,聽見主對我說:「是我,不要怕…
Read more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東亞區包括不少我們熟悉的地方,亦有一些較陌生的國度;雖然大家有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但彼此在職場、家庭、社會、政治同樣面對著張力和掙扎。而此時的香港社會也充斥著暴力、撕裂與不公義,一場大型的社會運動正在發生。就在這個特別的時刻,香港有廿多位畢業生參加了八月初在東京舉行的東亞區畢業生會議(EAGC),大會主題為“Reconciliation at work”,「復和」這詞語在此刻的香港也常被提起,恰巧這次會議令我們發現不同國家也經歷著復和的歷程,當中的訊息為參加者帶來不同的思考和反省…
Read more自六月起,社會衝突的畫面天天衝擊著我們的眼球。單單說自己傷心,亦不足以描繪我們心靈崩潰的程度。很多人也想為受傷受創的人做些事。
在這社運熾熱的暑假,我與幾位大專生一同探討開展新範式的傳福音工具。我不想把這難擔的重擔壓在別人肩頭上,於是自己也嘗試將不同資源拼湊成一個結合處境、輔導、福音的新傳福音工具——聆聽卡。這也好作為「校園宣教士計劃」的傳福音工具…
Read more2019年,從六月至今,中學生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暑假和開學禮,而且陸續有來。過往熟悉的香港、校園、家庭都因著社會環境而急劇轉變,一個又一個年輕、純真、躁動的生命正在拼命地適應著。作為校園的基督徒,帶著天國門徒的身份,如何繼續在這獨特的時刻見證福音,活出盼望,彼此同行,是我們中學部希望與同學們一同掙扎尋問的焦點。故此,今年的事奉人員訓練亦嘗試因應處境探索新的突破,為校園事奉者帶來「腦震蕩」:
整全福音.始於聆聽…
Read more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人類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由十九世紀的30年,減至上世紀的5至10年,踏入廿一世紀,更進一步收減至2至3年。換言之,人類對知識的需求,愈發頻密。吸收知識最基本的途徑,自然是閱讀。
然而,當閱讀惟一目的就是吸收和增長知識,閱讀就成為了工具。任誰也難以對一件工具產生興趣,更何況是對生命和世界充滿好奇的青少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