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生活:閱讀城市生活(501期)
羅主耀 閱讀推廣主任
[email protected]

城市不僅是建築物,更猶如書本,供人閱讀。人,生活在城市無可避免會受城市影響;閱讀城市,同時也在閱讀自身如何被城市文化慢慢塑造,逐步變成城市人。沒錯,城市是會教育人的,城中的文字、聲音、影像,都在教導人何種價值比較可取,怎樣行事先叫正確,如何為人才稱得上有型。之不過,不是所有教導都使人活得更像人,有些教導意圖把人操控如同木偶,又把他們的生命壓平、簡化;接受並生活在如此教導下的城市人,倒活得不像人。難怪,希臘哲人蘇格拉底也提醒住在城邦裡的人:要審視你的生活,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關於人應活出怎樣的人生,不同群體有不同答案;而教會作為追隨耶穌基督的信徒群體,其人生理當時常被神之啟示批判、引導和轉化。不是所有城中的教導都與耶穌基督的教導一致的。耶穌基督時常走遍各城各鄉,挑戰自以為是的律法教師,領人歸回神。既然如此,信徒群體也該如此,以耶穌基督為榜樣,被衪打開眼睛,校正目光,繼而看出自己和城市出了甚麼問題,然後悔改,又領人歸正。這就是「城市靈修」了,亦是其意義和目的。

「城市靈修」的方式可以很多,以近日由香港神學院和FES舉辦的「城市靈修日營」為例,同工則展示了兩種,其一是「城市漫步」,其二是「藝術創作」。前者屬外到內的靈修方式,我們以觀察城市的運作模式為起始,察驗自身如何被城市文化塑造,校正信徒對真、善和美的追求。後者屬內到外的靈修方式,借用自動寫作(Automatic Writing)— 一種藝術創作的方法,讓人發掘、留意、傾聽內藏在生命裡頭的城市影像與聲音,並藉此為創作資源,具體呈現在一間又一間紙皮小屋上。小屋的形狀、顏色、物料、擺放位置等細節,都反映出信徒之生命經驗。若細心觀察、聆聽、分辦,便能洞察出神的恩典。「城市靈修」有動有靜,但萬變不離其中:領人與耶穌基督相遇。
本期文章
- 501期通訊-專題文章:在處境中相遇、對話與連結
- 校園前線:無定向旅行團—2024大專聯校讀經營(501期)
- 特稿:香港基督徒護士團契 感恩分享(501期)
- Abba’s World:接待與學習— 內地生融入香港生活(501期)
- 閱讀生活:閱讀城市生活(501期)
- 家人家事、同工消息 (501期)
- 感恩代求 (501期)
- 活動資料 (501期)
- 財政收支報告 (5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