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期通訊 重覆的差異:變化中的新活日常——大專部25-26年度主題介紹

謝建邦,大專部主任
[email protected]


生活是甚麼?每天起床,滑手機,乘車,急步避免遲到,回家,累了然後睡覺,或偶而通宵。生活就是日復日的重覆。時間彷彿向前,但生活卻是重覆的節奏。每星期的團契與教會生活,同樣是另一種重覆。重覆意味相同?重覆是時間賦予我們的枷鎖嗎?為了逃避重覆,人類極力尋求進步,彷彿覺得不斷向前,就是智慧的開端。世界乃至信仰群體提出各種宏大理想、遠象,引領大眾朝向目標,努力邁向新的高峰。我們都慣於追求進步的生活,每年都要與人互祝各方面得到長進,重重覆覆的生活被視為懨悶、了無生氣。

德國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歷史的概念》提及,歷史天使凝望堆積屍骸的災難廢墟,渴望停下來喚醒死者,修復破碎的世界。可是一股強烈的風暴硬是將天使吹向背對著的未來。班雅明稱,這股風暴就是我們所稱的「進步」。進步的硬道理,不但催迫人忘卻無法輕易放下的過去,更抹殺每個人的獨特背景、節奏及個性。假若拒絕進步,是否就等於原地踏步?事實上,當我們細察原地踏步的每一步,看似沒有任何改變,但身體每一刻的感知、反饋、與時間均有所分別,踏在地上的力量與聲音亦有差異。這些微觀的變異,揭示我們的存在總是在不斷變化與掙扎中,經歷無意識的調整去回應周邊。重覆並不是相同,而是累積各種無法被統攝的差異,從根本內在地重塑慾望。

25-26年度主題

大專部2025-26年度,以「Becoming•人跡」為主題,正是以重覆中的差異為核心,期盼讓同學不再被學業、生活、事奉上無止境的進步、增值,成為賺取功績的奴隸,而是回歸細碎、重覆的日常,覺察自身的變化,與身邊的情感扭帶,發現上主在生命的恩典痕跡。Becoming意為流動與變化是人的本質,但這些流變並非肉眼可見,或被量化的數據,而是微小、迂迴、分散的改變。我們盼望與同學發現自身的獨特性,讓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藉著細察日復日貌似重覆的循環,洞察上主在他們身上的作為,
並在這些恩典痕跡中作出回應,與主共同踏上生命蛻變之路。每人的路途與痕跡不盡相同,卻是上主與人互動、角力的印記,我們期待與同學重拾這些失落於生命的碎片,在細碎中重整生命,與主相遇。

事工計劃

我們的事工將繼續採用彈性安排,讓同學先體驗不同範疇的裝備,包括恆常的小組查經訓練、神學讀書組等,再與他們組成固定的群體,進深探索內容。我們亦會舉辦小組,結合個人成長、群體培育與靈命操練,幫助同學操練日常的專注,培養全人的德性。我們期盼在各種的裝備中,讓同學尋回自己與他人、世界,及上主的連結,回到校園感染其他同學,在幽暗的世代中,作光明的見證。


下載 FES通訊 503期 (PDF)

如欲以奉獻回應我們所需,請填寫網上奉獻表格。

本期文章

回到首頁

Related Images: